同学们: 一般考生在高考考试时,只能发挥自己水平的八九成,能正常发挥相对于其他人来讲已经是超水平的发挥了。那样,大家怎么样才能做到正常甚至是超水平的发挥呢? 经过很多的模拟练习,就进入了5月的下旬,这个时候,要充分借助模拟试题,努力培养并加大考感,练习自己科学地审题,打造正确的做题程序,特别培养规范答卷的好习惯。回头仔细看看前两个月的卷子,深思、整理思路,查找更好的办法,使常识横纵联系起来,并坚持定时练习,更要紧的是回归课本,把入门知识点等再巩固一遍。用心做到以上什么时间,就能帮你高考考试正常发挥。 要正常发挥,从心理上大家要做到: 1、胆大:俗话说:自卑生灰心,灰心生失望,失望生动摇,动摇生失败。不少同学担忧自己会失败,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,假如拥有了自信,换种思路你就会发现,成功和失败的机会是均等的。假如你心理的天平偏向失败,重压也就随之加强,应有些成绩会因此而打打折;假如在拼搏中憧憬成功,就会增添向命挑战的勇气和力量。 2、心静:心理学研究觉得:在人类的心理状况里存在着不知者强与老成者弱和现象。也就是说,假如目的以外的其他原因占据了内心,会使我们的实力发挥遭到限制。当一个人处于消极淡漠情绪中,内心的潜力就会处于抑制状况;相反,假如你在遇见外面重压时,能从积极的角度去对待,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忧虑、烦躁的信息刺激,沉稳冷静应考,就可以发挥正常,而不至于出现事后懊恼的结局。 3、低期望: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之前对我们的将来怀有美好的憧憬。尤其是那些学习上的佼佼者,更是对名牌学校和理想专业充满了向往。为了达到既定目的,他们心里总是有一个高考考试的最低分数线。这条分数线在考生心里成为一条时隐时现的桥。当试题答得顺畅时,那座桥顿时在考生心里化作一道漂亮的彩虹;当答题出现阻塞时,尤其是首考科目,考生心理的那座桥极易瞬时崩塌。所以,适合减少对我们的需要,就等于在分值上增添了无形的砝码,就能为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奠定了好的心理基础。 厦门一中校长、特级教师任勇以他多年指导迎考的经验和领会,从5个方面给考生提供复习智囊,也算是考场正常发挥的三十六计: ◆考试前动力 第1计:挖掘潜能。不管你目前状况如何,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。从目前到高考考试进步50名的大有人在,进步80名的也大概。 第2计:坚定意志。高考考试其实是看哪个坚持到最后,哪个就笑到最后。考生应竭尽全力知难而进,战胜惰性提高意志。 第3计:调好心态。心态决定成败,高考考试不止是常识和智商的角逐,更是心理的角逐。考生应努力改变近期的不好的心态。 第4计:把握自我。复习时紧跟老师脚踏实地地复习没错,但也要有自我意识:我怎么样适应老师的需要,怎么样依据我们的特征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,怎么样在合奏的首要条件下灵活处置独奏。 第5计:战胜自我。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,面对解题的繁难,面对角逐的重压,面对多变的情绪,只有战胜自我,才能海阔天空。 ◆临考试前复习 第6计:每天做题。每天做些题目,让自己维持对问题的敏锐,形成模式辨别能力。当然,做题的数目不可以多,困难程度不适合大。 第7计:一次成功。面对一道题(最佳选择陌生的中档题)用心去做,看看能否一下子就理出思绪,一做就成功。一份试题,若不可以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,就总是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导致隐性失分。 第8计:讲求规范。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试试题,认真做完,再对照评分标准,看看答卷是不是严密、规范、恰如其分。 第9计:回到基础。一般说来,考试前不适合攻难点,既没这么多的时间,也不必。要回到基础,把基础打扎实,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。 第10计:限时练习。可以找一组题(譬如10道选择题),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;也可以找1道大题,限时完成。这主如果创设一种考试情境,检验自己在紧张状况下的思维水平。 第11计:激活思维。可以找一些题,只想思路:第一步干什么,第二步干什么(不必具体解析)再对照解答,检验我们的思路。如此做,有益于在短期里获得更多的解题方向。 第12计:勤于总结。应当把每一次训练当成巩固常识、练习技能的一次机会。题是做不完的,重点在于打好基础,勤于总结,探寻规律,一通百通。 ◆预防考试焦虑 第13计:适度平静。平常个性张扬的学生,在张扬的首要条件下,可稍微平静一些;平常内向的学生,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。肯定重压下的平静是高考考试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。 第14计:适度自信。大考临近,我常对考生说:这里需要拒绝所有犹豫,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。自信,是成功的起点;失去信心,势必致使失败。 第15计:适度动机。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,都不利于考试;适度动机,效率最高。期望值过高,容易致使考生紧张、忧郁、恐惧等情绪,进而导致考试的失败。 第16计:适度运动。期望同学们能依据我们的状况,适度运动运动,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,提升学习效率,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。 第17计:适度交流。同龄人一块迎考,大伙的状况都差不多,适度交流、交流感情十分要紧。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、减缓重压有非常大的帮忙。当然,考试前时间宝贵,切不可长谈。除去和同学交流外,还可与父母、亲友交流。 第18计:充分筹备。认真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和筹备工作,重视常识的学会和技能的练习,做到胸有成竹,心中不慌。 第19计:处变不惊。练习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困难时,能冷静地剖析、判断,采取科学的应付手段。譬如,面对考试试题的难易,要有人难我难,我不怕难;人易我易,我不大意的心态。 第20计:预防过劳。考试临近,切忌搞疲劳战术,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,不利于考试时发挥出应有些水平。 ◆消除考试焦虑 第21计:矫正担心。考生把担心逐一列出,会发现这类担心总是具备夸大、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,如觉得自己不可以、过分夸大缺点、看不到优点等。要掌握正确辨析,对担心做出合理、积极的剖析,以好的心态参加考试。 第22计:自我暗示。借助暗示语句的强化用途,进行心理调节。暗示语要具体、简短和一定。譬如我早就筹备好了,就等这一天了!如此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开心中心,抑制紧张情绪。 第23计:转移焦点。考试前焦点都集中在高考考试上,可以适合转移到与高考考试无关的事情上。如,赏析音乐、散步、与人交谈,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、朗诵等。 第24计:系统脱敏。运用这种心理练习,直到在最令自己紧张的情景中也能镇定自若。 第25计:做操训练。做广播操或其他浅易运动,让肌肉放松,可以缓解身心疲劳,抑制紧张焦虑程度。 第26计:科学补氧。通过口服补氧类保健品或到氧吧补氧,使脑细胞和机体得到充足的氧提供。当然,这要在大夫的指导下进行。 ◆科学应考 第27计:填写信息,稳定情绪。试题一发下来,立即忙于答卷是不科学的,应先填写信息,如在答卷卡上涂清试题种类,写清名字和准考证号码等,如此做是考试的需要,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。 第28计:总览全卷,不同难易。打开试题,看看什么是基础题,什么是中档题,什么是难点或压轴题,按先易后难的原则,确定解题顺序,逐题解答。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,全部做对;稳做中档题,一分不浪费;尽力冲击高端题,做错也无悔。 第29计:认真审题,灵活答卷。审题要做到:一不漏掉题,二不看错题,三要审准题,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。 第30计:过程明确,稳中求快。一要书写明确,速度略快;二要一次成功;三要提升答卷速度;四要科学用草稿纸;五要力求准确,预防欲速不达。 第31计:心理状况,注意调节。考试中,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,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,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。 第32计:尽可能多做,每分必争。高考考试评分,理科是按步骤、按要点给分;文科是按要素给分。考生在答卷时,要会多少答多少,就算是一条辅助线,一个符号,一小段文字,都可写上,没把握的也要敢于写,千万不要将不可以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舍弃不做。 第33计:抓住题眼,构建桥梁。一般难点都有个重点(称之为题眼),抓住了题眼,问题就易于解决。除此之外,还要借助有关的常识、规律、信息进行多方联系,构建桥梁,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,从而构思解题策略,准确、快捷地解决问题。 第34计:遇见易题,格外小心。易题,容易使人轻视,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,不费思索顺手写来,可能铸成大错。所以有容易题,容易错的说法。要了解,题目对你容易,对其他人也容易。 第35计:思路暂塞,掌握变通。考试时,熟悉的常识、办法忽然想不起来,这个时候要掌握变通。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,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;二是借助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;三是暂时舍弃,换另一道题做,等情绪稳定、思路明确时,再回过头来做,可能有意料之外的收成。 第36计:注意检查,降低失误。争取有肯定的时间检查答题,主如果检查题目是不是遗漏,是不是弄错了题意,是不是抄错了什么,尽可能降低失误。对一些疑似答案,特别应该注意检查检查思路,检查步骤,检查结果,检查考试试题需要等。